农贸市场设计案例|青岛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全面升级归来!
改造工程总投入多、规模大、标准高,改造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除了对经营环境、冷库等硬件设施统一升级外,还以“城市中央厨房”为全新定位,为市内餐饮业及食品供应商提供了更方便快捷高效的采购解决方案。
【山东批发商业市场改造设计案列】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建于1992年,服务老百姓多年,历经风雨,已成为与青岛百姓息息相关的场所,多年来一直承载着百姓“菜篮子”的重要使命,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
市场落成之初,所在的区域还属于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不断“进化”,如今市场周边已成主城中心区。由于市场建设较早,设施并不完善,在此次改造之前,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已经有计划、分批次地多次“自我升级”。
由于市场建设较早,设施并不完善,故而,在2018—2023年期间,市场先后改造建设了配套的楼顶停车场,在蔬菜交易大厅铺设沥青,升级改造了干调厅、果品市场、公共卫生间、负一层生肉厅和水产厅以及负一层大冷库,逐步达到现代化批发商业市场的标准,市场消费环境和经营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本次二层交易厅改造完成后,市场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彻底蜕变,有效填补了青岛原先农贸批发商业市场发展所存在的短板,打造贴近百姓生活的“城市中央厨房”。
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位于市北区抚顺路1号,是青岛市内最大的农贸市场,营业范围广泛,批发量一度占青岛六成以上,业务辐射全国200多个市县,是岛城知名度较高的“菜篮子”之一。
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作为农产品集散的重要节点,人员及货物流动大,批零兼营的经营模式更是加大了批发商业市场人员的聚集性和流动性采购者对于推车、机动车等工具使用也更频繁。为了不打破商户原先的经营习惯,本次改造对人流动线进行了全面优化,保证市场通道宽敞,整体环境明亮、整洁。尤其是市场主干道的设计上一定要保证高峰时段的通行流畅,防止道路拥挤堵塞的情况出现,使消费的人和经营户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这次改造区域在冷冻、日用品、干果小食品三大品类基础上,又规划细分为冷链冻品、预制菜品、火锅烧烤、干果炒货等10个品类,将市场打造为集果蔬批零交易、水产冻品批零交易等农鲜产品批零交易、展示交易等综合服务配套于一体的一站式现代化智慧农产品交易平台。
农批市场的设计与零售市场略有不同,为实现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的全面升级,市场主办方曾多次组织团队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先进农贸、农批市场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学习,最终与一鸿携手,将优秀市场设计理念与抚顺路批发商业市场实情相融合,对市场二楼交易厅做全面改造。
市场改造后,客流量明显增多,整洁、便捷的消费环境吸引了许多年轻顾客群体,此外,市场新上了微信社群团购模式,让顾客在家下单,送货上门,生意越做越红火。
走进市场的二楼交易厅,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市场内部通道宽敞明亮,摊位整洁有序,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市场还增设了休息区、信息查询区等配套设施,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本次改造除了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市场的运营理念、管理方式也进行了升级,市场管理方加强了对商户的监管与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每一位消费的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购物服务。
由于农贸批发商业市场主营生鲜农产品,其中冷链的发展对减少产品损耗、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经营者成本至关重要,安全检测设施则是保卫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
因此,冷链冻品区也是此次的改造重点之一,市场内59个独立冷库在改造过程中统一了标准,还预埋了系统线路,通过仓运检配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把农产品从产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流渠道,在我国有70%-80%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商业市场进入百姓的菜篮子。
但目前仍有大部分的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冷库的配套比重较低,半数批发商业市场缺乏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施;运输条件基本为鲜活运输,冷链运输比重低。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在积极谋划和推进新一轮的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升级发展规划。
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不仅是一座座连接田间地头与百姓餐桌的桥梁,更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