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读书分享

  他不动声色地复刻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写出一场场曲折迂回、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孙甘露,1959年7月1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汉族,祖籍山东荣成。中国现代作家,现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浦东新区文联主席、《萌芽》杂志社社长、《思南文学选刊》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文学创作一级,1979年被分配至上海市邮政局工作,1989年调入上海市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94年加入中国作协。1986年发表成名作《访问梦境》,随后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和《信使之函》则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先锋派”。以“先锋派”闻名于文坛的孙甘露沉潜多年、精心创作的《千里江山图》自2022年4月出版后,第一时间就掀起广泛的关注热潮,并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它的基本背景,来源于中国党史上的线年顾顺章、向忠发等人的被捕叛变,中国在上海的秘密机关遭受到当局的严重破坏,在白区开展工作变得愈发困难。最终,博古、张闻天、陈云等临时中央政治局主要成员在1932年底被迫离开上海,于1933年1月7日成功抵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而小说中代号为“千里江山图”的行动计划就是党的地下工作者突破特务机关设置的重重障碍,“安全的把中央有关领导从上海撤离转移到瑞金,转移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也正是在如此历史背景与深远构思下,孙甘露将其长篇小说定名为《千里江山图》,是具有史诗意义的妙想。

  要读懂《千里江山图》,还要知道龙华烈士和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被誉为“中国第一红色陵园”,位于上海徐汇区龙华西路上,安葬了1000多位革命烈士。 1931年,密捕了干部30多人,有24人宁死不屈,被集体屠杀于上海龙华刑场。其中有早期领导人何孟雄、林育南,也有左联进步作家李求实、柔石、冯铿等。鲁迅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写给被集体屠杀的左联作家的。《千里江山图》中的女一号凌汶是一位作家,与真实事件相对应。

  《千里江山图》的情节并不十分复杂,但由于地下工作的隐秘与复杂,悬念与阴谋的层层铺设,小说呈现出紧张、惊险的形态。故事最开始发生于1933年除夕的腊月十五,一场由上海临时行动小组关键人员召集的临时党支部成员会议走漏风声,使本应在菜场图书馆召开的秘密会议和重要任务不进行布置,便遭淞沪龙华警备司令部军法处侦缉队和租界巡捕房的联合搜捕,进入会场的十一名地下党员有六人被捕。也正因如此,秘密计划和重要信息未被潜伏在地下党的内部叛徒得知,为计划的继续保留了一丝希望。而为了获得党组织内部的重要情报,捕获地下党高级领导,破坏正在实施的重大计划,特务释放了被捕的六名党员,地下党成员之间则陷入相互猜疑的混乱,“千里江山图”重大计划的实施危在旦夕。因此,上级决定派陈千里来上海指导地下党员的后续工作和计划,他在种种艰难危险的情况下,甄别出内部叛徒,带领着危机中的地下党组织与敌人周旋,粉碎了敌人的各种各样的阴谋,最终通过缜密的计划与部分地下党员的英勇牺牲,成功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千里江山图”的重任。

  对于《千里江山图》,孙甘露曾说,“它是多重含义的书名,既有本身字面的意思,同时在书里也是行动的代号,当然从我们回望历史的角度来看,《千里江山图》不仅仅是一幅画,它也寄托了中国人的感情,对国家、民族、历史、个人,包括艺术。”

  陈千里:精明强干、运筹帷幄的上级特派员。他观察敏锐,心思缜密,行动谨慎迅速。在漆黑的夜里,与敌方斗智斗勇,直面生死。在老方为掩护他牺牲后,他设计了一个小计谋,在“银行行动”中查出地下党内部叛徒崔文泰。 他派凌汶和易君年假扮夫妻,去广州寻找秘密转移线路。同时他也秘密到达广州,调查出真正的“西施”。他用调虎离山之计,让敌特以为集体撤离上海,最后浩瀚同志安全离开上海。

  叶桃:特工总部头子叶启年的爱女,他在北京读书求学期间接受了革命思想并走上了反对的道路。此后叶桃借助于叶启年女儿这一特殊身份长期潜伏在的党务调查科,为党组织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最后被叶启年察觉,惨死在父亲下属的枪下。

  凌汶:在《千里江山图》中,除了叶桃之外,还有一位知识女性应该受到关注,就是凌汶。凌汶的丈夫是龙冬,她与龙冬在五卅运动中相识。后来,凌汶知道了龙冬牺牲的消息。但是,凌汶总是忘不掉龙冬身上的点点滴滴,而与她配合工作的易君年,在工作时和龙冬简直一模一样。但是后来,敏感的凌汶又隐约察觉到两人“越比较越不像”,“她知道易君年对她的关切超出了同志间的友谊。有一些时候,这些关切会打动她,如果它们不是特别明确。可一旦老易说出某些话,做出某些动作,把他的想法清清楚楚地摆在自己面前,她就隐隐觉得有些别扭,总觉得好像有啥地方不对劲”。此时,凌汶并不知道是易君年杀害了自己的丈夫。但是,凌汶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力和智慧,发现了易君年的过去,这让易君年始料未及,“他确实没料到凌汶会想起那照片。给凌汶看那照片的时候,他也不会预料到她将来有机会真的跑到那房子里去。他现在也已想不起来当初为何需要把照片拿给她看,还告诉她那是他秘密入党的地方”。凌汶用她的生命,进一步将“西施”易君年暴露出来,这也更坚定了陈千里对易君年的怀疑。

  易君年:真名卢德忠,字画铺老板,表面是员,其实就是渗透进来的敌特。当年广州地下党组织被破坏以后,卢德忠获得情报,杀死自己的上线龙冬,找叶启年邀功。叶启年趁机将卢德忠伪装成易君年(龙冬曾用过的假名),混入上海,成为上海小组的关键人物,获得上海地下组织的信任。为了拿到想要的情报,他杀死自己一直有好感的凌汶。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杀人的场景,而用一句话描述。“他想了一会儿,撕下一片门帘,擦了擦手上的血。”随即,他遇到了曾看到过他和凌汶的算命老头。算命老头问:“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那位太太呢?”易君年伸出双手扼住了他的喉咙。只有杀手在杀人之后,才能做到面不改色。这些描写都表现了易君年的冷酷凶残。 易君年这个人物,让我想到《色戒》中的特务易先生。我读到后面,就为凌汶捏把汗。幸好她不是恋爱脑的王佳芝,她没有被易君年迷惑和欺骗,从始至终坚定信仰,忠诚于爱情。

  叶启年:表面上是学者、无党派人士,实际上特工总部的副主任。一度信奉无政府主义思想,后来他投身于,并成为了老奸巨猾,工于心计,冷血无情、大权在握的特工总部头子。

  我们看开头,小说开篇就是快节奏,透露出一种异常的信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四马路图书馆的书库密室,地下组织成员进行一次十分机密的会议。然而人还没有到齐,楼板上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窗外一个人影坠落地面。参会者明白,这是有人用生命暗示开会的地点暴露了。参会者迅速四散逃离,但是敌人来势汹汹,半数参会者被抓走,少数成员侥幸逃脱。 险战拉开帷幕,谁是告密的内奸?谁是会议的组织者?召集众多地下党员开会,有什么紧急任务?由于彼此之间单线联系,谁也不知道真相。这个小说开头如同谍战大片的开头,角色一上场就身处险境,抛出一系列疑问。这如同当年我看《潜伏者》的感觉。这些悬念吸引我继续读下去在崔文泰拿着皮箱逃跑后,读者都认定他就是“西施”,可以松一口气。可是真正的“西施”,还潜伏在地下党的内部。 易君年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对凌汶的好感与追求,并主动要求陪同凌汶去广州执行任务。然而就在陪同凌汶寻找龙冬的下落时,他突然杀死了凌汶。读到后面,我才知道原来易君年就是杀死龙冬的凶手。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险象环生。孙甘露像拿着一张地图,带领读者走进现场,看那一场场的生死较量,在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中,读者的新一次又一次地被揪住。由于军警的抄家,叶桃没有留下任何寻常之物,“就好像从来就没存在过那样一个人”。不过,究竟是谁杀死了叶桃这一问题,成了陈千里和叶启年重访历史的关键。叶启年看到指挥“千里江山图”计划的特派员的照片后,立刻认出那是自己当年的学生、叶桃的男友陈千里,陷入了丧女之痛:“他想起旧事,在某些瞬间发现了自己竟然想不起叶桃的样子了,可这个人却总是清晰地出现在他面前。仇恨比什么都长久。”他始终认为,当年派陈千里诱骗叶桃,使她接受了思想,并利用其特工总部主任女儿的身份窃取情报。甚至在达成目标后,陈千里还恶毒地杀死了叶桃。因此,叶启年对地下组织穷凶极恶的追捕,既是出于对和的信念,也还是为了给女儿报仇。而陈千里发现负责破坏“千里江山图”计划的特务头子竟然是叶启年,也同样想到了三年前的往事。正像小说所写的,“一看到叶启年,他(陈千里——引者注)心里就清楚了,他了解这一个特务头子从来都不会发疯,甚至在他失去女儿时”。为了干扰叶启年,陈千里甚至冒险趁前者到叶桃坟前悼念时,用亲历者的证词,向其揭示当年叶桃之死的真相:叶启年为了隐瞒女儿是地下党员的事实,指派特务刺杀陈千里,不料却错杀了叶桃。叶启年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六、读后感悟:

  主人公们身处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为实现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历经了无数艰辛与考验。在执行“千里江山图计划”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面临着来自外部敌人的威胁,还要应对内部的矛盾和猜疑。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权衡与抉择,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风险与不确定性。但他们从始至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例如“银行行动”,在敌人眼皮底下,特务完全布控的情况下,要想取走五根金条,其难度可想而知。一切都是变数,一切都不可知。然而以陈千里为首的革命党人,挺身去做,直面变局,变中求生,最后成功取走五根金条。 还有一个就是“解救浩瀚行动”,卢忠德回到上海之后就掌控了浩瀚同志,任务到此,也就是以特务的胜利告终。可陈千里还是技高一筹,他故意放风,让卢忠德感觉,共党高层要集体撤离上海,也就是说,他们要接的人中,还有比浩瀚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叶启年为了贪不世之功,又撒下了一张大网,企图网住一条“大鱼”。陈千里又一次将计就计,将卢忠德骗到黄浦江,手刃这个潜伏在革命队伍里的最大最狡猾的特务,成功解救了浩瀚同志,也完成了“千里江山图”革命转移行动。在革命的道路上,中国人遇到过多少变局,哪一次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历过多少未知,哪一次不是大胆探索、投石问路。2、焦灼乱世,躬身入局,直面死亡的无畏精神。

  《千里江山图》中最为动人之处是其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在面对生死的抉择时,人们往往会流露出最真实、最深沉的情感;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正真看到了友情、爱情与信仰之间的交织与碰撞,每个人物都为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而奋力前行,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需要付出自己生命时,他们从始至终保持着微笑,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十多位地下党员,于焦灼乱世中躬身入局,在风云际会中激荡历史。生命的密码缀连在一起,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在某一种意义上,牺牲仿佛就是革命的主旋律,是一种代价,是为了子孙后代享受幸福的披荆斩棘。在最后的死间计划里,秦传安、李汉、陈千元、董慧文、田非、梁士超、卫达夫坦然赴死。他们都必须死吗?养伤的梁士超放弃了回到部队,从未暴露的李汉为了让计划更真实毅然入局,卫达夫拒绝陈千里的提议,继续留在易君年身边。“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了微笑。”那最后一刻的微笑,是悲壮,亦是信仰。那最后一刻的微笑,是死亡,亦是希望。七、佳句欣赏:

  1、勇气与信仰:“如果你害怕,你可以愤怒,怒火会驱赶恐惧。”“那您说说看是哪一幅?”“《千里江山图》。”“你打开窗朝外面看。”“说的是,这些人就是江山。”

  3.对地下工作的形容:“地下工作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为了向那道光奔过去,他敢往深渊里跳。”

  4.秘密使命的孤独与忠诚:“有些秘密使命,注定要孤独地完成;而那必要的忠诚,也注定要用怀疑来掩护。”

  5.对年轻人的期许:“年轻人,只要给他们时间,就算一时走错了,总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6.无畏的牺牲精神:“同志们心甘情愿进入敌人设好的‘陷阱’,心中充满豪情,无所畏惧 。”

  “我怕你有一天突然不见了,就像水进了大海。”“那你面对大海就能看见我。”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全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有必要读一读孙甘露的小说,否则,人们不能说领略到当代中国小说的最险峻的风光。——陈晓明(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甘露当然是最好的,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他就像是上帝按着他的手在写。——王朔(作家)

  1、这是颇为惊心动魄的一段不太为人所知的革命史,况且其中也蕴藏着诸多智慧、勇敢与胆识,包括不动声色地制造悬念,这是一种艺术或许还是大艺术。——潘凯雄(文艺评论家)

  2、作品参考了大量革命文献史料,内容力求贴近历史真实,人物、事件、地点与历史背景相符合,体现了虚构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也是作者的创新。——刘统(作家、“中国好书”《战上海》作者)

  3、孙甘露在《千里江山图》中改变了他所习惯的叙事姿态,但一如既往保持了小说叙述语言的艺术品质:俭省、精确、优雅。——陈福民(批评家、“中国好书”《北纬四十度》作者)

爱游戏官方入口唯一网页版-爱游戏官网登录© 版权所有 LongDa Foodstuff Group Co.,Ltd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龙大工业园
电话:0535-7706586 E-mail:ldgroup@longda.cn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414号-1
爱游戏官方入口唯一网页版-爱游戏官网登录© 版权所有 LongDa Foodstuff Group Co.,Ltd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龙大工业园
电话:0535-7706586 E-mail:ldgroup@longda.cn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