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阿明讲宁海“左联”革新烈士之柔石
关于读着鲁迅著作长大的我辈,《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是不会忘掉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这篇寄忧愤于沉痛的悼词,让后人把柔石深深地镌刻在回忆中。
1902年9月28日,柔石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城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本姓赵,名平福,后改为平复。他的笔名除柔石外,还有金桥、赵璜、刘志清等名。
柔石于1917年夏,结业于县正学高级小学。“正学”是对明初宁海名儒方孝孺“读书之庐”的敬称。方孝孺因回绝为篡位的朱棣起草登极诏书而被“灭十族”的故事,在宁海城乡众所周知,给少年柔石的思维影响很大。
1917年秋,柔石考入台州省立第六中学。谁知这所校园师资单薄,办理不善,加之费用太高,他只得十分绝望地半途退学,回家自修。
1918年夏,柔石考取了官费的浙江省立榜首师范校园,他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文武双全,深得教师和同学们的赞赏。1921年10月,柔石参与了 “晨光文学社”,开端从事新文学运动。
1923年夏天,柔石从浙一师结业,应聘到杭州当家庭教师。因与自己“教育救国”的志向相去甚远,不到半年,他就辞教回乡。1924年春,他到慈溪普迪小学任教,教育之余坚持文学创作。1925年元旦,在宁波自费出书了他的榜首部短篇小说集《疯人》。
1925年2月,柔石怀着求知的巴望北上,到北京大学当了一名旁听生。在此期间,听过鲁迅先生教学我国小说史和文学理论课。“五卅”惨案迸发后,柔石的思维遭到极大的轰动,开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络起来,用小说、独幕剧、诗和散文等各种文体,写下了很多著作,或咒骂实际的漆黑,或讴歌爱情的坚贞,或倾诉个人心头的抑郁。一同,他在著作里发出了改造国际的呼声。
1926年春,柔石离京南下,为生计奔走于沪、杭之间。次年春,到镇海中学任教,不久担任校教务主任。他在参与县党部招集的一次会议上,得悉当局要拘捕镇海中学学生党员、青年运动负责人周浩然等人,便不管个人安危,当即告诉他们搬运。
1927年秋,柔石应邀到宁海中学担任国语教师,兼教音乐和小学部的英语。宁海中学是宁海暂时县委展开革新活动的隐秘基地。在此执教期间,柔石也参与了党领导的一些革新活动。宁海地下党组织为有利于展开隐秘作业,十分重视县教育局长的人选。他们选中静心教育、外表无党派颜色,其实倾向革新、怜惜的柔石。经过努力,终使柔石于1928年初出任县教育局局长。柔石就任后,在保护地下党作业方面起了不小的效果。
1928年5月,宁海县委组织了闻名的“亭旁起义”,后被重兵,宁海中学也因而被勒令闭幕。柔石保护县委特派员杨毅卿脱离了险境,自己也曲折到了上海。到上海后,柔石静心读书作文,历时两个月修正并写完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9月,柔石经友人介绍,拜会了他敬仰已久的鲁迅先生,获得了这位导师的信任。鲁迅热心地为他检阅《旧时代之死》的书稿,并推荐给北新书局出书;还选了一些外国著作让他翻译,协助他脱节经济困难;此外,为了使柔石节约开支,鲁迅还把自己原景云里23号的房子让给柔石等青年寓居,并请柔石与自己一同合伙用膳。柔石视鲁迅如严师和慈父,而鲁迅也确像父亲般地关爱着柔石。在常常触摸鲁迅和他周围很多文化界知名人士过程中,柔石的文学创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激起。
1929年秋,党中央决议组成一个以鲁迅为首的革新统一战线的文艺团体———我国左翼作家联盟,柔石成为准备“左联”的12名根本构成人员之一。1930年3月2日,“左联”建立大会在中华艺术大学隐秘举办,柔石被选为履行委员,不久又任常务委员兼编辑部主任。5月,柔石经冯雪峰、黄理文介绍,在上海加入了我国。从此,党的一些建议,有时就通过柔石传达给鲁迅先生,柔石成为党组织和鲁迅联络的一个桥梁。不久,柔石和胡也频、冯铿一同,以“左联”代表的身份,参与了在上海隐秘举办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1931年1月17日,他参与在上海东方饭馆举办的评论王明道路问题的会议时,因叛徒出卖,遭军警拘捕。23日,他被移交到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牢房,被钉上重达10多公斤的铁镣———“半步镣”。
在狱中,柔石意志坚定,并做通狱警的作业,先后送出两信,向鲁迅和战友们通报信息,暗示他们及早搬运。两信均曲折送达鲁迅手中。2月7日夜,反抗军警将24位革新同志匆促行刑,柔石头部和胸部连中10弹,壮烈牺牲。
鲁迅闻此凶讯,深感震动和沉痛,沉重地感到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我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在“左联”机关刊物《前哨》创刊号“留念战死者专号”上亲撰《柔石小传》和《我国无产阶级革新文学和前驱的血》等文。至于《为了忘却的记念》及其间的“悼柔石诗”,更是感人至深,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