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体会手艺肉圆制造技艺 品尝舌尖上漳浦甘旨
细工慢做、Q味十足的漳浦肉圆是漳浦十分闻名的传统小吃,之所以取名漳浦肉圆,是由于它源自闽南话的谐音,有团团圆圆的涵义。手艺的漳浦肉圆通过饱经沧桑制造而成,现在现已传承了一百多年,前不久被列入漳浦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
作为漳浦的百年老字号,漳浦肉圆为何能经久不衰,成为我们喜欢的舌尖上的甘旨呢?近来,漳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体会了漳浦肉圆的制造的过程,感触漳浦手艺肉圆的魅力。
漳浦肉圆最大的特点是选材考究,寻求原滋原味。它以现宰新鲜猪后腿肉为根本质料,遵从祖辈相传的传统手艺制造流程与工艺,精制而成。产品脆弹可口、养分丰厚,天然纯粹的猪肉清香味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漳浦肉圆制造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王元林和记者说,通过木棰重复捶打后,肉泥能使猪肉的蛋白质得到充沛开释。紧接着,再将淀粉、盐、鱼露等佐料与肉泥充沛均匀进行拌和,直至变为肉浆。最终,便是成型下锅环节。用手抓适量的肉浆,把手指握成漏斗状,拇指与食指为出肉泥口,揉捏其它手指,使肉浆从拇指和食指之间滚出,敏捷收紧拇指和食指,使滚出的肉浆成圆型,这种手艺全凭师傅辈辈相传。
漳浦肉圆由于它共同的地方风味,深受很多购买的人的喜爱,久负盛名。可是,多年来,绝大多数漳浦肉圆经营者为寻求经济利益,都选用现代化机器来加工,不光产品的质量没办法与手艺制造比美,也使这一传统技艺面对失传。(陈凌娴 林志鑫 史亮 蔡美惠)